

學生·主場
時間管理關鍵 – 一個行為助你騰空大量時間
- 02/03/2020
- 1:03 下午
關鍵是 —— 說「不」
我向來是個有主見、勇於發言的人,所以一直以為自己從來沒有理會說「不」的需要。但我錯了——因為「不」,不僅是對他人說,還要對自己說。我們都該學會如何說「不」。在這篇文章中,你將會得到說「不」的動力,並學到面對甚麼事情要說「不」,以及如何說「不」。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ccessful people and very successful people is that very successful people say ‘no’ to almost everything.
Warren Buffett
成功人士和非常成功人士的分別是非常成功人士幾乎對所有事情都說「不」。
生活上,我們不時會收到他人的邀請——邀請自己參與聚會、外出遊玩;以及他人的請求——請求自己幫助他們做某些事等。大多數人知道他們應該回答「不」,因為投放時間、精神、資源在這些事情上,無助邁向自己的目標,但最終卻因不善於拒絕而答應,結果浪費了大量寶貴的時間。
對他人說「不」
要學會控制時間,你首先需要學會對他人說「不」。
在《The Art of Saying No》這本書中,作者提到人們普遍沒有說「不」的原因,以下是我歸納後的主要因素:
- 擔心說「不」損害自己的形象:他人因自己的「不」質疑自己的能力、認為自己冒犯他們,並且被被標籤為自私的人。
- 認為「答應」能帶來莫大好處:幫助別人後,別人的感激帶給自己滿足,亦能令他人喜歡自己,得到對方的認同。
- 擔心錯失機會:認為該活動和請求是改善人際關係、增進友誼的好時機,故擔心說「不」會損害自己將來的際遇。
- 避免衝突:擔心對方不能接受自己的拒絕,因而導致一段關係的摩擦,甚至破壞。
- 習慣滿足他人:當你習慣經常說「好」,當有人邀請你參加任何的活動、請求任何的幫忙,你便會不經思索地答應。
作者帶出以下的說法,改變人們對說「不」的態度。
- 你不用為他人的反應負責
他人認為你的拒絕是冒犯,其實反映的是他們自身的包容能力不佳,對自己自信心的不足。因此,你不用因為對方的反應而感到內疚。 - 先照顧自己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必須的
倘若你不斷優先處理他人的事,你會失去照顧自己需要的時間。時間短缺繼而造成壓迫感,令你感到不安、煩躁和痛苦,使你活得不快樂。 - 你花時間在這些活動上,其實是在放棄投放在其他更高回報的活動上
- 如果對方以情緒向你強加壓力,你應該告訴對方這樣的做法並不恰當和不專業
- 雖然改變習慣很困難,這不代表這是不可能做到的
作者並不是鼓勵大家只說「不」,而是先考慮自己的能力、需要。
對自己說「不」
很多時候,我們沒有說「不」,不是因為自己不擅長拒絕他人,而是自己也不想拒絕,甚至有些時候,是我們自己製造不能說「不」的局面。
你知道這個時間你應該專注學習、讀書,但你的手機在你眼前——你主動拿起手機,進入社交平台,聯繫朋友,相約他們待會外出。你製造你不能說「不」的聚會。或者,你沒有進入社交平台,而是打開「Netflix」,隨意選了一套電影或新的電視劇。你製造了不能說「不」的煲劇時間。
有時候,我們的確需要取捨、放棄一些能帶給自己即時享受的選擇。
我參考了Danny Forest的文章後,整合了我們需要說不的事項:
- 拖延
- 與自己進行負面對話
- 完美主義
- 逃避
- 不斷與人比較
- 鬧鐘的打盹按鈕
- 經常參與派對、與朋友外出玩耍
- 晚上喝咖啡
- 沒有營養價值的食物
- 閱讀沒有興趣的書本
- 專注期間處理突然出現的事情、要求、短訊
- 冗長而沒有流程、意義的會議
- 完成可以分派給他人做的事
- 永遠遷就他人,優先考慮別人的事
- 追蹤別人每天的生活
- 聆聽別人的是非
- 談論是非
- 損友
- 不整齊的房間和工作空間
- 花時間在不對的人身上
- 不好好珍惜與對的人相處時間(相處時低頭使用手機)
- 破壞睡眠質素的事(睡前20分鐘使用電子產品、帶著擔憂入睡等)
- 為折扣或當期流行而排隊
- 後悔(擔心浪費時間、擔心過往決定等)
- 擔心(擔心自己的行為冒犯他人、擔心對方不喜歡自己)
- 沒有計劃地隨意過每一天
- 懶散地過日子(整天玩遊戲、用手機、看劇集)
- 不好好利用悠長的交通時間
- 幻想理想的未來
- 將所有事告訴他人

到這裡,你需要細心思考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一個不常說不的人?你會否經常跟隨自己的感覺做事,做自己想做的事(娛樂),而不是自己需要做的事(達成目標的任務)?你會否不願意拒絕他人,不喜歡辜負別人的期望?
如何說「不」
如何對人說「不」
- 直接告訴對方你不能參與或幫忙,不要拖延回覆或告訴對方你需要時間作考慮。
- 誠實地說出你的難處或道出你最近緊迫的時間表。
- 告訴對方你「當刻」沒有能力幫助。
e.g. 「抱歉,但現在的我真的有很多projects要完成,完全沒有空閒時間做這些事。」、「抱歉,我的隊友都需要我協助他們,我要先處理那些事。」(告訴對方你現存的責任) - 向對方提議一個更合適的人幫助對方。
- 指出日後你能接受對方邀請或請求的日子或時段
e.g. 過了這個考試,你便可以應邀外出玩樂。
如何對自己說「不」
不要對自己說「我不可以」,而說「我不會」。
例子:
- 略過運動環節 ——「我不會錯失做運動的機會。」
- 胡亂花錢 —— 「我不會亂花父母/自己辛苦賺來的錢。」
- 長時間煲劇 —— 「我不會看劇集直至我完成這天該做的事。」
告訴自己「我不會」,是給予自己能夠對抗誘惑的信心,讓你的大腦不再傳遞「強制限制自己」的心態,而是你的恆常習慣令你作出正確抉擇。
學會在恰當的時候說「不」,你會發現自己多出很多時間,達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