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收課外各方面的知識 Absorb knowledge of various fields outside textbooks
在香港,大概學生都抱著要考好公開試的心態過日子,結果總是抱著書本溫習、背誦marking scheme而不接觸書外的知識,學生不該如此的。
與不同人交流時都有機會接觸到不同範疇的知識,倘若你吸收更多不同範疇上的知識便可以加入話題。其他人發現你在聊不同話題都能答嘴自然會對你留下好印象,並覺得你視野廣,更有興趣跟你交友、聊天等。(要知道社交圈子將來對你的作用是十分重要!)
有什麼渠道可以吸收課外各方面的知識?我推薦以下這些方法(100%適合學生)
1. Quora (學生必須知道的英文語言為主的學術討論平台)

不少香港中學生都曾聽過甚至使用這平台,因為這平台以英文為主,這一方面可以當作契機學習英文,另一方面可以接觸到不同方面的知識。更吸引的是quora是完全免費的,更適合學生使用。
2. Medium(收費但容易操作、文章內容質素高的部落格發布平台)
3. Youtube
Youtube不僅是作娛樂用途——看別人玩遊戲、旅行、日常生活的地方,它還是一個可以吸收大量知識、資訊的地方。在Youtube,你可以看news或冷知識分享等。

- TED Talk
- National Geographic
- AsapSCIENCE
- Vox
- SmarterEveryDay
- Bloomberg
- Insider
- PolyMatter
- BBC News
有甚麼topic的知識值得我們學習?
我會說甚麼範疇也可以,甚至可以根據自己興趣深入了解,只要不是單純背誦書本上的一字一句。
以下我會分享一些對大部分人而言應該較為有用的知識範疇:
- 商業 (金融市場、投資策略、成功的公司等)
- 科技 (科技走向、日常生活上的科技)
- 地理 (國家的地理位置、氣候)
- 國家(國家的領袖、著名景點、文化)
- 名人 (各領域的名人,如商業界音樂節、演藝界)
- 歷史 (世界歷史為主,如二次大戰、古埃及、羅馬帝國)
- 心理學 (一般人做決定背後的心理、犯罪人士的心理)
- 健康 (營養知識、不同運動的好處、出色運動員)
怎樣才算是學習?
學習不是單單指閱讀了、知道了就足夠,而是可以告訴他人,可以在日常談話時順暢地說出。所以學習書本外的知識時難免需要將知識記下來,記在腦袋中。
To tell if you learn successfully is to learn if you can tell successfully
To tell if you learn successfully is to learn if you can tell successfully
預告:學校沒有教我們的事(二)- 如何學習必要的電腦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