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型人 VS 夜型人】晨型學生養成計劃 – 五部曲
早上課堂總是很睏?白天總是沒有精神?你也許是睡眠不足,但也可能是天生就是一個夜型人。究竟如何做到早睡早起?利用以下5個方法,轉型成為早型人,從此跟上學校學習的時間!(文末還會分享作為早型人小編的早晨規律!)

學生·主場

晨型人和夜型人的分別
晨型人
- 早睡早起
- 平均入睡時間 2300
- 平均起床時間 0630
- 鬧鐘響前或一響便起床
- 早晨是他們最精神、高效的時段
夜型人
- 晚睡晚起
- 平均入睡時間 0200
- 平均起床時間 1000
- 鬧鐘響後總會賴床
- 晚上是他們最精神、高效的時段
想成為晨型人擁有精神的早晨?
無可否認的是,現時社會規範都是傾向日間有活動和正務要處理。早型人有機會因而擁有優勢。如果你更傾向當個晨型人,好消息是你可以轉型!
澳洲蒙納許大學(Monash University)臨床神經科學研究所(Turner Institute for Brain and Mental Health)的研究發現,一個極端的夜行人只需要三星期的時間便能夠改變自己的生理時鐘。
以下推薦5個步驟,讓你早起變得更精神、雀躍,並逐漸轉型成為早型人。
#1 提早入睡
說到底,你的晚起是基於你晚睡。只要你一天維持自己的入睡時間,沒有足夠睡眠,強行早起也只會感到疲倦萬分,無法集中精神做事,反而得不償失。要有精神的早晨,你先要確保前一晚有足夠和有質素的睡眠(青少年一般需要7-8小時),並長期維持規律睡眠時。
推薦一週方案
- 相隔3天提早30分鐘入睡,然後翌日早起30分鐘,直至理想的起床時間
- 一直維持理想的作息時間
範例:
假設以前的你3am睡覺,11am才起床:
第一、二、三天晚上:2:30am前睡覺;10:30am前起床
第四、五、六天晚上:2:00am前睡覺;10:00am前起床
第七、八、九天晚上:1:30am前睡覺;09:30am前起床
#2 找個吸引的起床動機
夜型人要早起,起床的意志力尤其重要。因此,要說服你的大腦願意早起,你應該有一個吸引的早晨計劃,讓你期待早晨,為起床後的活動感到興奮雀躍。
常見的起床動機:
– 吃個豐富早餐
– 喝杯好咖啡
– 閱讀喜歡的書本、文章
– 外出散步
– 早起和朋友一起吃早餐、溫習
參考小編的起床動力
#3 陽光令自己更精神
#4 主動為早晨增添快樂
對夜型人來說,早起也許是睡眠中最後的一個惡夢,每當提起起床,就會是萬分艱鉅的任務。這樣的想法容易令你拖延起床時間,逃避你視作不愉快的事情。因此,你需要為早晨增添快樂,例如:
– 聆聽舒服的音樂
– 主動更別人說打招呼
– 主動感受早晨的美好(周圍的寧靜、涼風、陽光)。
#5 喝1-2杯水
Aubrey Marcus的書本《Own the Day, Own your Life》中提及,人會在睡眠中損失1磅的水分(即約450mL),而當我們的身體缺少了1%水分,就會有頭暈、憂慮、疲倦、情緒化等問題;2%水分則會破壞短期記憶。因此,起床後,我們應該先喝水妥善補充身體水分,再喝其他飲料(如咖啡)。
TAKEAWAYS:
培養早起的五部曲
- 提早入睡(+足夠睡眠+規律作息)
- 尋找吸引的起床動機
- 借助陽光提神
- 主動尋找早晨的快樂
- 喝水